“營改增”對建筑業不同子行業及同一子行業內不同企業的稅負、利潤指標有不同的影響,關鍵在于增值稅進項稅可抵扣比例不一樣。那么“營改增”對建筑細分行業的影響有什么不同?我們大致將建筑細分行業分為四個:房屋建筑、基建、裝飾、園林。下圖是四個行業的企業利潤所受到的影響程度:
基建。各建筑細分行業的增加值比率是不一樣的,我們通常說的建筑業增加值比率25%左右,這是全部綜合算下來的數據,而房屋建筑一般是20%,基建卻能達到30%多,這是房建和基建的差異。按照增值稅原理,基建行業增加值比率越大,抵扣就少,交稅就多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,鋼材、水泥、木材、沙石料、臨時設施、勞務,這些進項稅都可以抵扣,而在土木工程中,拆遷、土石方等大項都拿不到進項稅發票,可抵扣的進項稅一定比房屋建筑要少,因為增值部分更大,所以交稅比較多。
裝飾行業。“營改增”對裝飾行業的影響比基建、房屋建筑更大,為什么?因為裝飾企業的進項稅太細太散、很麻煩,裝飾公司不可能去買一個門把手都開一個增值稅發票吧?如果這些零碎的發票都開的話,開稅票的成本、認證的成本、算賬的成本加起來比門把手本身的價格可能還高。裝飾行業在“營改增”以后,整個供應鏈體系將會大變,集中供應材料的裝修公司競爭力更強一些,類似于像金螳螂這樣的企業,建立起供應商體系能讓企業形成更強的競爭力,且不論材料本身集中采購以后成本的降低,集中采購還能讓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的成本都下降。對于裝飾行業而言,不是說沒有進項稅可抵扣,而是進項太細太散了,導致稅務管理成本太高。對安裝行業的影響,可能跟裝飾不相上下。
園林行業。“營改增”對園林企業的影響最大,以前園林企業從外部調苗木,苗木基地很多都沒有發票,平均來說,如果是純園林的話,苗木的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0%;如果是公園的話,苗木成本占總成本的40-50%;如果需要挖大湖的話,那么土的成本要高于苗木的成本。“營改增”對園林企業的影響最大,主要源于苗木這一進項,園林企業原來交3%的營業稅,現在交11%的增值稅,就算能實現一些增值稅進項抵扣,仍然要交8-9%的稅,對企業的影響很大,而且沒什么可籌劃的稅務空間。
建筑業整體的產值利潤率約為3.5%,幾個細分的行業中,房建約為3.2%,基建約為3.7%,建筑裝飾和建筑安裝業約為4.5-5%,園林業的產值利潤率則遠高于5%。整體而言,建筑細分行業中,產值利潤率越低的行業,“營改增”后受到的影響越小,而行業產值利潤率越高的行業,“營改增”后受到的影響就越大。
既然“營改增”對裝飾企業、園林企業的影響如此之大,那么就讓很多人想到了簡易征收,簡易征收似乎給裝飾、安裝和園林企業找到了一條活路,但是我們知道,簡易征收開的是增值稅普票,普票就意味著企業開出去的發票給下家后,下家不能抵扣,只能進成本,如果你認為簡易征收就是救命稻草的話,那遲早有一天要玩完,為什么?增值稅和營業稅差異在什么地方?
營業稅是企業正常營業就要交稅,而增值稅的設計就是一環套一環,建筑業不是最后一環,后面還有一環,如果是給投資公司做施工項目,后面一環還有一個投資公司,如果你是給房地產公司做項目,那么后面還有一環是房地產公司,如果是給制造企業做項目,后面還有一環是制造企業,建筑企業給下一環公司的增值稅發票,下一環的公司是要拿去抵扣的。所以,建筑企業不要認為簡易征收就解脫了,你是解脫了,后面一環的企業沒有解脫,建筑企業還是沒有活路。